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汲取创新自信和气魄

自动化所的Q系列人形机器人。

■袁东

每一次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走出来,都经历了一次教育和洗礼。1月17日,中国科学院2025年度工作会议期间,我又一次走进那段历史、走近那些闪着光芒的科学家,感慨良多。

看到老科学家们亲切又熟悉的面孔,我有时候觉得他们有些“年代感”,有时候又觉得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这可能是因为,在“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攻关历程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肩负了重要使命,许多我所熟知的老一辈科学家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奋斗篇章。

20世纪50年代,自动化所吕强等优秀科学家积极投身于人造卫星规划草案的拟定工作。那时,我们面临着诸多未知的严峻挑战,但先辈们凭借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无畏的探索精神,为我国卫星事业精心勾勒出了一幅蓝图。后来,由于各种因素,卫星计划有所调整,但自动化所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仍默默坚守,始终围绕姿态控制(包括卫星和导弹)开展工作,不断积累经验,随时准备再次冲锋。

1964年,人造卫星研制工作重启,自动化所承担了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东方红》乐音播放装置研制任务。这对我们而言既是光荣的使命,也是更大的挑战。当时的目标是确保卫星在高空复杂环境下姿态稳定,其难度超乎想象。老一辈科学家从基础理论研究入手,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模拟实验,持续不断地优化控制算法,每一个数据都力求精准无误,每一次模拟结果都做到万无一失。

为了在太空奏响一曲《东方红》,负责《东方红》乐音研制的自动化所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试验,最终确定了星上短波发射机“一身二任”的创新方案。从信号源的稳定生成到发射频率的精准调试,从设备的小型化设计到抗干扰性能的强化,大家克服了种种困难。当“东方红,太阳升”的乐曲从太空传来,参研人员都兴奋得无以言表。时至今日,当我在“两弹一星”纪念馆看到陆元九、屠善澄、杨嘉墀等熟悉的面孔时,脑海中仍会浮现出那令人骄傲的画面,自己也与有荣焉。老一辈科研人员在艰苦条件下自力更生,没有先进的设备就用双手创造,没有成熟的技术就从头摸索。面对国际上的技术封锁,他们硬是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彰显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想这种科学家精神是我们中国科学院人的无价之宝,更是激励新一代科研人员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老一辈自动化所人在接到任务时无畏向前,将个人荣辱与国家紧密相连。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中;他们严谨治学的态度,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如今,人工智能作为当前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格局,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个备受关注的科技领域,自动化所正肩负起新的任务与使命。

自动化所在国内最早开展了智能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创新性应用等系统性研究工作,牵头承办了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学院”,并持续推进科研和人才培养向实向深。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我们主攻类脑智能研究,探索智能产生的机理;面向经济主战场,我们以Q系列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为支点,努力实现感知、认知、决策和控制一体化迭代验证,助力我国迈向高端智能化;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我们围绕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博弈决策智能系统开展系列攻关;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我们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的疾病诊断与治疗等,坚守国立研究单位的使命与担当。

2025年距离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仅剩5年,距离我国锚定的科技强国建设目标也只剩10年。明年,自动化所将迎来建所70周年。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十五五”规划,持续全面深化研究所综合改革,坚定为国为民初心,继承并发扬老一辈科学家们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以先贤前辈们为楷模,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拿出前辈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自信和气魄,以行动彰显担当,以团结凝聚力量,勇攀科技高峰,奋力抢占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制高点,成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国际创新发源地和人才高地,再创自动化所的新辉煌,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党委书记,本报记者赵广立采访整理)

下一篇:第二次出舱圆满成功 神十九航天员将在太空迎蛇年春节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