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脆皮先生
互联网信息每天都纷纭杂沓,却总有一些发生,过去许久,也叫人无法释怀。
还记得去年沸沸扬扬的,护士妻子出轨同事男医生,导致丈夫王超自缢身亡的悲痛事件吗?
近日,事件迎来最新进展,王超父亲在采访中的一句话,让人更觉心殇。
2024年8月2号,25岁的王超,突然在一家酒店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家有新婚刚半年的娇妻,生活美满。
在一家银行担任经理,长相帅气,年轻有为。
是什么会让他选择用一根吹风机电源线自缢而亡?
翻开王超的手机,残忍的真相才慢慢得以揭开。
原来,自杀前的一个月,王超无意间发现了护士妻子毛某出轨的事实。
他开开心心给妻子买了最新款的手机。
在帮妻子导数据的生活,却看见了妻子和同事男医生刘某军的不雅视频及合照。
他全心全意,以为可以海枯石烂。
她三心二意,却早已偷偷红杏出墙。
这样的晴天霹雳,没把王超一下子压垮。
真正让他绝望至极的是:
他向妻子的出轨对象质问,没有一丝歉意,换来的只有对方的嘲讽。
他对妻子抱有最后的幻想,两人一起到充满回忆的地方散心,妻子却还在和出轨对象隔着屏幕你侬我侬。
羞辱+二次背叛。
王超就像突然掉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再也没人能把他拉出来。
另一半出轨背叛曾经的誓言。
他却傻傻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也选择了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最后发给妻子的遗书里,用情至深的男子还在感谢妻子:
吾妻,谢谢你陪我度过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我永远爱你,只是经过这次你的背叛,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对不起,我真的挺不过去了……”
他决绝而去。
负心人和出轨对象却连一句道歉都没有,一起双双消失不见。
4月9号的第一次开庭审理,刘某军都没敢出现。
真正为他伤心难过的,只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至亲。
确诊癌症的父亲,已经立好了遗嘱。
坚持把刘某军告上法庭,他只希望哪怕能为可怜的孩子,讨回一点点公道。
哪怕能让那些真正道德败坏的人,遭受一丝的报应。
悲剧过去了大半年,采访时提及王超,父亲还是忍不住痛哭崩溃。
“他是睁着双眼的,有怨恨,有无助……”
一句话,让人不由难受而窒息。
怎么会没有怨恨呢?
他多爱她啊,变成鬼魂都要守护她,遭遇背叛也要爱她如初。
他把她视为全部,可她眼里只装着其他人。
怎么会不感无助呢?
刘某军得意说出的那句“我们是自愿的”。
毛某和自己故地散心,还不忘偷偷发给刘某军的短信。
没有一个人可以替他的精神解围的困境。
这些,都成了最后一根稻草。
“深情不寿”,在这样的故事中,被赋予这样的解读。
即使旁观的我们,又如何不意难平呢?
回望王超和毛某的故事,或许,一开始就是错。
2019年,20岁的王超与毛某相识相爱。
这段始于象牙塔里的校园恋情,历经了四年的爱情长跑。
没有走入毕业即分手的魔咒,他们决定步入婚姻殿堂。
由于毛某家中是两个女儿。
必须入赘,成了毛家同意两人结婚的一大条件。
王超是家里的独子。
起初,父母并不支持这门婚事。
耐不住儿子的坚持和请求,尊重儿子意见的父母,最后还是做出了妥协。
他们只希望儿子可以幸福。
却不知道这个决定,在半年后,就成了他们人生最痛苦的决定,也成了他们家破人亡的导火索。
王超之所以苦苦相求。
也不是因为女方家庭条件多好,毛某家属于一般的条件。
只是因为他爱毛某入骨。
只是因为爱情是他生命太重要的存在。
“因为爱”。
这三个字,在滥情的时代,放在太多人身上像个笑话。
放在王超身上,却多希望它真的就是个笑话。
可惜,它走向的是另一个极端。
婚后的日子,不仅对毛某全心全意,王超也对自己入赘进来的这个家尽心尽力。
自己的工资,用在全家的开支上,毫无怨言。
自己的时间,会分给行动不便的奶奶,推他出去散心。
他用心经营着和毛某的这段感情。
却怎会知,对方正在和别的男人浓情蜜意。
怎会知,他信任依托的另一半,正在慢慢摧毁一切。
很多人不解,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看过一个研究,被爱人背叛时,一个人大脑产生的痛苦反应,和生理疼痛无异,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何况,一个用情太深的人。
一个,把爱情视为唯一的信念的痴儿。
年轻的生命,恍惚终结于一段错误的婚姻里。
别人犯的错,最后惩罚了自己。
当这个悲剧撕开爱情婚姻最残忍的真相时,也留给我们太多的反思。
第一,把爱情当作生命全部,会突然遭殃。
亲友眼中的王超,向来待人有礼,乖巧懂事。
这样的性格,之所以极端走向自杀之路,因为他把爱情看得太过重要,因为他对爱情充斥的是“完美幻想”。
影视剧中从不缺完美爱情童话。
现实世界至死不渝的故事却太少。
不怀疑爱情,但要告诉自己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你还有亲情,还有梦想,还有热爱,才能破除对另一半的过度情感依赖。
不质疑真心,但要告诉自己真心瞬息万变,才能破除完美婚姻的执念,才能挣脱自己编织的那道枷锁。
人性最大的弱点,往往是喜新厌旧,爱到最后,凭的不过是良心。
垃圾,更不值得你拿命去挽回。
第二,爱别人超过爱自己,会变得不幸。
有人说,“你生命中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你不够爱自己”。
看过越多故事,经历越多人生,就越表示赞同。
生命的任何人,都不值得你交付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部的心血。
把注意力和爱集中到自己身上,爱人先爱己,才是人生最该懂得的修行。
再好的一棵树,也不值得自己去吊死。
第三,和谁结婚,真的不一样。
选择婚姻,就是我们重新选择家人的时刻。
和谁共同完成这个新家的铸造,结果真的会大相径庭。
“一个好的伴侣,能减轻一半的人间疾苦。”
一个错误糟糕的另一半,你的风雨,将会全部由他带来。
而那个好的伴侣。
无需多金多财,不需多美多帅。
正确的三观,善良的人品,绝对的忠诚,才是该写在婚姻日常下的充分必要条件。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