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城大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城新材”)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多项财务指标出现较大变化,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65.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扩大。这些变化背后反映了公司怎样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风险?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
业绩概览:营收下滑,亏损加剧
营业收入:下滑13.08%
2024年,冠城新材实现营业收入84.49亿元,较上年的97.21亿元下降13.08%。这一下降主要受房地产业务和电磁线业务的综合影响。房地产业务本期结算面积较上年同期减少,而电磁线业务虽销量增加且原材料铜价上涨使销售单价上升,但仍未能抵消房地产业务下滑的影响。从行业环境来看,2024年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居民购房意愿降低,公司房地产项目销售和结算受到冲击。电磁线行业虽有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推动,但竞争也愈发激烈。
年份 | 营业收入(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8,449,386,717.47 | -13.08 |
2023年 | 9,720,886,105.05 | - |
净利润:亏损扩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67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 -4.45亿元,亏损增加2.22亿元。这主要源于房地产项目本期计提大额减值准备以及结算面积较上年同期减少。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使得公司房地产项目价值下降,不得不计提减值准备,同时结算面积的减少直接导致收入降低,双重因素致使净利润亏损加剧。
年份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667,337,602.09 | 亏损增加2.22亿元 |
2023年 | -444,576,370.15 | - |
扣非净利润:亏损扩大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6.87亿元,2023年为 -4.29亿元,亏损同样呈扩大趋势。这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面临较大挑战,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相对较小,公司主营业务在市场环境变化下承受较大压力。
年份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687,233,753.01 | 亏损扩大 |
2023年 | -429,523,978.39 | - |
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49元/股
基本每股收益为 -0.49元/股,2023年为 -0.32元/股,这反映了公司每股盈利水平的进一步下降,股东的收益情况恶化,公司经营成果对股东回报产生了负面影响。
年份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0.49 | 下降 |
2023年 | -0.32 | - |
扣非每股收益:降至-0.50元/股
扣非每股收益为 -0.50元/股,2023年为 -0.31元/股,同样显示出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盈利的下滑,凸显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减弱。
年份 | 扣非每股收益(元/股)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0.50 | 下降 |
2023年 | -0.31 | - |
费用分析:有增有减,结构调整
费用总体情况
2024年公司费用情况呈现出不同变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有所下降,而研发费用增加。这种变化反映了公司在经营策略上的调整,一方面控制部分费用支出以优化成本,另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以寻求未来发展动力。
销售费用:下降42.59%
销售费用为1.03亿元,较上年的1.79亿元下降42.59%,主要受本期房地产业务销售代理费较上年同期减少影响。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公司房地产销售规模下降,相应的销售代理费用也随之减少。这表明公司在销售费用管理上取得一定成效,能够根据业务规模合理调整费用支出。
年份 | 销售费用(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102,611,833.71 | -42.59 |
2023年 | 178,747,073.48 | - |
管理费用:下降5.10%
管理费用为2.41亿元,较上年的2.53亿元下降5.10%,主要因本期薪酬、招待费等减少。公司在管理费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控制,通过合理调整人员薪酬和业务招待等支出,优化管理成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率。
年份 | 管理费用(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240,556,195.27 | -5.10 |
2023年 | 253,480,511.09 | - |
财务费用:下降16.52%
财务费用为2.31亿元,较上年的2.77亿元下降16.52%,主要得益于本期利息支出较上年同期减少。这可能与公司优化债务结构、合理安排融资有关,有效降低了财务成本,减轻了公司的财务负担。
年份 | 财务费用(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230,926,422.82 | -16.52 |
2023年 | 276,636,540.91 | - |
研发费用:增长21.96%
研发费用为1.86亿元,较上年的1.53亿元增长21.96%,主要是电磁线业务增加研发投入所致。公司在电磁线业务上加大研发力度,旨在提升产品竞争力,满足市场对电磁线产品不断升级的需求,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需求,为未来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年份 | 研发费用(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186,190,618.55 | 21.96 |
2023年 | 152,660,977.39 | - |
研发情况:投入加大,注重创新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86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20%。公司对研发的重视体现在不断增加的投入上,这有助于公司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电磁线和电解液添加剂业务方面,研发投入有望推动产品升级和创新。
研发人员情况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0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3.72%。从学历结构看,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54人,体现了公司研发团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从年龄结构看,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有31人,40 - 50岁(含40岁,不含50岁)有31人,这一年龄段的研发人员经验与创新能力兼备,为公司研发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历结构类别 | 学历结构人数 |
---|---|
博士研究生 | 0 |
硕士研究生 | 2 |
本科 | 54 |
年龄结构类别 | 年龄结构人数 |
---|---|
30岁以下(不含30岁) | 14 |
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 | 31 |
40 - 50岁(含40岁,不含50岁) | 31 |
50 - 60岁(含50岁,不含60岁) | 26 |
60岁及以上 | 5 |
研发机构设置
电磁线业务方面,控股子公司大通(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研究院,下设技术部、开发部、项目部、模具车间四个部门,整合研发资源,进行电磁线技术升级和新品种基础研发。电解液添加剂业务方面,下属控股公司福建邵武创鑫新材料有限公司设有研发部,开展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基础研究、全电池性能测试等研发活动,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现金流分析:经营、投资、筹资现金流各有变化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减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3亿元,较上年的22.24亿元减少65.23%,主要受本期房地产业务销售回款较上年同期减少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导致公司销售回款困难,影响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尽管公司在成本控制上有所成效,如采购及税款支出的控制,但销售回款的减少仍对经营现金流产生了较大冲击。
年份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773,472,566.98 | -65.23 |
2023年 | 2,224,298,669.37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相对较小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0.68亿元,较上年的 -0.85亿元有所改善,主要受本期电磁线技改投入较上年同期减少影响。公司在投资活动上相对谨慎,减少了电磁线技改投资,这可能是基于对市场环境和公司战略的综合考虑,以控制投资风险,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
年份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67,634,789.06 | 有所改善 |
2023年 | -84,749,049.08 |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流出减少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5.53亿元,较上年的 -18.36亿元流出减少,主要受本期借款净流出及偿付借款利息支出较上年同期减少以及本期实施股份回购、支付收购大通新材少数股东股权款等因素综合影响。公司在筹资活动上进行了合理安排,优化债务结构,减少借款净流出和利息支出,同时通过股份回购等资本运作,调整公司股权结构。
年份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1,553,029,962.11 | 流出减少 |
2023年 | -1,835,501,141.56 | - |
风险提示:多业务面临挑战
电磁线业务风险
电磁线下游行业需求结构多样化,对产品品质要求提高。同时,上游原辅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涨以及环保政策高压,都给公司电磁线业务带来挑战。公司虽采取扩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等措施应对,但仍需关注市场变化,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房地产业务风险
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涉及环节多,易出现项目延误、成本超支等问题。尽管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但消费者观望态度仍导致销售困难、库存积压和资金回笼缓慢。公司虽采取加强施工管理、加快销售等措施,但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仍对公司房地产业务构成风险。
电解液添加剂业务风险
电解液添加剂市场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跌,竞争激烈。公司虽通过拓展客户、提升技术等方式应对,但仍需关注市场竞争态势,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以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股权投资业务风险
股权投资业务具有高风险、高利润特征,公司虽依托完善机制防范风险,但仍需密切关注投资项目的市场环境和运营情况,确保投资收益和资金安全。
高管薪酬:整体稳定
董事长薪酬
董事长韩孝煌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33.44万元,其薪酬水平与公司经营管理责任相匹配,也反映了公司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
总经理薪酬
总经理韩孝捷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95.18万元,体现了其在公司运营管理中的贡献与回报。
副总经理薪酬
常务副总裁刘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40.28万元,副总裁肖林寿为113.10万元,他们的薪酬与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和业绩相关。
财务总监薪酬
财务总监李春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3.49万元,反映了其在公司财务管理方面的价值。
总体来看,冠城新材2024年在经营上面临诸多挑战,多项财务指标的变化反映了公司在市场环境变化下的调整与应对。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在各业务板块的发展策略和实施效果,以及市场环境变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