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势在必行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势在必行

县乡医院是守护基层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受医疗资源禀赋不足、技术水平有限等因素制约,“小病县里检查,大病送城市大医院”等情况仍时有发生。今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通知》,深化城市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工作,解决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瓶颈问题,加速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让基层群众就近看上病、看好病。

我国从2019年试行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来,在最初的827个试点县中,符合紧密型标准的占比、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等指标均稳步上升。大医院托管县乡医院、专家定期到基层坐诊、下派医生融入基层医疗机构、现代化手术室和ICU病房建在基层,各种向下输送技术与服务的管道日益通畅。在很多试点县,看复杂的病、做大型检查、实施较高难度的手术等,已不再需要到城市大医院就医。

试点还产生了较强的溢出效应。2023年,全国2062家县医院参加了县医院能力评估,覆盖全国98.6%的县域,其中有1894家县医院达到了二级以上医院服务能力,另有1163家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全国多地在实践中拓展、丰富“三明医改”的内涵,因地制宜探索出许多本地医改新经验。目前,加速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已经具备,一鼓作气全面提升县域医共体诊疗水平的时机已经成熟。

从试点经验看,有些难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破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贵在“紧密”,要避免搞形式主义,防止出现松散型甚至象征型医共体。变专家定期坐诊为随时指导,让派驻医生成为长驻医生,不断调动下派人员的积极性。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对于城市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薪酬补贴、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教育培训和表彰奖励等方面实行优惠待遇。当下,一些地方的做法值得借鉴。不过,各地情况不同,仍需实事求是地探索适合本地情况或可供全面推广的做法。

运用好信息技术,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营造光明前景。加快推动信息互联互通,在县域医共体内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推进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在基层的应用;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模式;规范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在互联网的有效加持下,信息、技术得以快速通畅流动,县域医共体的线上功能得到进一步凸显。

由“输血”到“造血”,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医疗技术团队,才能在激发县域医共体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县域医共体不仅要承接好城市医院输送的人才与技术,还要做好县乡村三级医疗的协同发展。理顺编制、盘活人才、促进资源在县域内均衡分布和合理流动,这些都是县域医共体不断探索进步的空间。

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一系列医改举措的组成部分。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科学高效的分级诊疗体系、挖掘医疗数据的巨大潜力等,均与医共体建设存在一定的关联。让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与其他医改举措协同推进,才能实现多方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加速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正当其时。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届时,全国基层诊疗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带动群众的就医习惯发生改变,让基层就诊成为首选意愿,从而构建起更加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作者:罗志华,系基层医院医生)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