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讨厌接电话?

来源:寻空的营销启示录

我讨厌接电话。

文|寻空

来源|寻空的营销启示录(ID:xunkong2005)

封面来源|Pexels

我讨厌接电话,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本能反应。电话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我的心总是咯噔一下,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各种不好的预感。

比如有亲戚朋友毫无来由地突然打过电话来,通常不会是什么好事,最好的情况不过是开口借钱。

如果是给你发微信,你在不想借的时候还有时间想一个拒绝的借口回复对方。但如果是电话,你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很难想出拒绝的借口,这会让你非常难受。

我有一段工作经历,这段经历让我对电话的厌恶达到了极点。

这个工作有两种电话,一种就是普通的电话,打电话过来的一般都是比较紧急的事,尤其是当你正在吃晚饭,或者跟家人在一起休假的时候,一个电话过来,你就会觉得大事不妙,晚上要加班了,或者休假泡汤了。

另一种是加急消息,这是飞书的一个功能,一旦对方发消息给你加急了,会以电话通知,这时候你的内心活动一定是:出什么事了?然后整个人处于极度焦虑和紧张之中。

环顾四周,我发现这种对电话的厌恶并非个例。许多同龄人宁愿埋头于一条条消息的回复,也不愿意接听一通电话,电话带来的是不悦和压力。

   年轻人不打电话了

自从用上了微信一类的即时通信工具,我打电话的频率越来越少,每个月的通话时间平均不到10分钟,即使有电话也大部分用微信语音通话解决。

年轻人打电话越来越少,在全球几乎都如此。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短信和电话的使用量在逐年下降,而移动数据流量的使用量则显著增加。具体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2年,短信和语音通话的使用量减少了约30%。2023年Sky Mobile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四分之一(26%)的Z世代年轻人表示他们会主动忽略电话,而 20% 的人觉得接听电话“很奇怪”。千禧一代似乎也同样不愿接听电话,Open Market的一项研究发现,75%的千禧一代更喜欢发消息而不是拿起手机。澳大利亚电信公司More Telecom于2023 年 5月进行了一项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约49%的人表示打电话让他们感到焦虑,而2/3的人害怕打电话或接听电话。欧洲电信提供商Sky Mobile于2023年10月对1000名年龄在18至24岁之间的年轻人进行的另一项调查也发现,其中四分之一的人主动忽略电话,而超过一半(57%)的人承认忽略父母的电话。讨厌打电话在社交网络上获得了大量用户的认同。在小红书上仅#电话焦虑 话题就有超过15万篇笔记。TikTok上有成千上万个关于这个话题的视频,标签包括#phoneanxiety、#howphoneanxietyfeels等。

那么年轻人为什么不喜欢接打电话了?

  年轻人的全新沟通方式

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沟通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从1980年代的固定电话,到1990年代的大哥大,再到2000年前后人手一部的诺基亚手机,直至今日的智能手机,通讯工具的变迁映射了社会的发展和年轻一代的沟通偏好。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打电话一直都不是他们首选和擅长的沟通方式。

在2000年前后,许多手机套餐提供了短信包月服务,每个月有几十甚至几百条短信,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短信来交流。

这种方式在当时被认为比电话更为含蓄和可控。特别是在恋爱关系中,短信的文字交流能够让双方有更多的思考空间,用词更加谨慎,表达更加委婉。

微信等通信工具诞生后,事实上它代替的最大工具就是短信。随着即时通信工具的快速发展,这种沟通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演变。

微信不仅继承了短信的文字沟通功能,还提供了电话无法具备的多样化表达形式,例如表情包、emoji、短视频等。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表情包和小视频有时比文字更能传达情感,也更能让对方感到亲切与接纳。

美国最近开始流行一种名为“Pebbling”的风潮。

“Pebbling” 源自企鹅求偶行为,在这种行为中,企鹅通过捡拾并送给配偶小石子来表达爱意。

在现代社交中,“Pebbling” 则指的是通过发送一些小而贴心的举动,比如表情包、搞笑图片或简短消息,来向对方传递“我想你”的意思,而无需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或更多的承诺。

“Pebbling”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低压力、富有意义的保持联系的方式。

比如,在恋爱关系中,“Pebbling” 表现为经常给伴侣发送一个让他们发笑的表情包,或者分享一首让你想起他们的歌曲。它是一种简单却有效的维持关系的方式,不会让对方感到负担。

这种方式尤其受到那些对电话交流感到焦虑的人的欢迎。

即时通讯工具所提供的多样化内容,以及其背后的轻松自由的沟通特点,正是这些工具能够取代电话并在年轻人中受欢迎的关键原因。

i人的社交焦虑

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所谓的“i人”,即那些更喜欢独处或以最低限度的社交互动为主的人群。对于这些人来说,电话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更是一种让他们倍感焦虑的“压力源”。

电话焦虑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交焦虑表现形式,正是由这种对意外社交和不确定性的恐惧所引发的。

电话焦虑症的核心问题在于电话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

在书面交流中,人们可以仔细推敲自己的回复,避免尴尬的停顿,并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回应对方。而电话则不同,它要求即时、现场的反应,这种无法预测的互动让他们感到极大的压力。

电话沟通像是一场不确定的赌博——每一句话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谈话的走向。电话中的每一次停顿都更加令人不安,在面对面交流时,你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或肢体语言来判断对方是在思考还是在分心。

但在电话中,这种视觉线索的缺失,使得每一次沉默都变得尤为沉重,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焦虑的人来说,这种沉默往往意味着“出问题了”。

给你打电话,都不是好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电话往往与紧急或不利的情况联系在一起。

我曾在小红书发布相关笔记,评论中除了“电话焦虑症”,说的最多的就是给你打电话的,都不是啥好事。

那些长久不联系的人突然打来电话,多半是有事相求——要么是邀请你参加婚礼,要么是直接开口借钱。

而当家人紧急给你打电话时,你往往会感到心跳加速,生怕是出了什么大事。

同样,在工作场合中,接到同事的电话常常意味着要处理紧急事务,不是需要你加班解决问题,就是已经发生了意外,电话只是来通知你情况。

这种电话往往在紧急情况下出现的特点,逐渐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负面偏见”。负面偏见是指人类天生倾向于对负面事件比正面事件反应更强烈、记忆更深刻的心理现象。

这种偏见使得我们更容易将电话与不好的消息联系在一起。

电话带来的即时性和不可预见性,使得这种负面偏见在与电话相关的情境中尤为明显。

每当电话响起,我们的大脑会迅速调动以往的负面经验,自动假设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这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让电话逐渐成为了焦虑和压力的来源。

因此,正是这种负面偏见,导致人们下意识地认为“给你打电话的,都不是啥好事”。

  隐私侵犯

电话交流的突然性和侵入性是导致人们感到隐私被侵犯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字消息提供了一种更为温和的交流方式。当一条消息发送过来,接收者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候回复,这种方式给予了人们更多的自由度和控制感。

未回复的消息可能意味着接收者正忙于其他事务,而发件人通常会尊重这种沉默,给予接收者处理的余地和空间。

然而,电话则完全不同。当你正忙于处理自己的事务,或是与家人享受难得的团聚时,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就像有人突然敲门一样,直接打断了你原本的节奏。

这个时候,你几乎没有时间去准备或者考虑,只能放下手中的一切,去应对电话那头的问题。这种被迫打断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的私人空间受到了侵占。

电话的这种侵入性不仅打乱了你的计划,还让你在不得不处理电话内容的同时,感受到一种被打扰的不快。尤其是在处理紧急或棘手问题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它要求你立刻将注意力从当前的事情转移到另一个问题上,这对个人生活来说是极大的干扰。

电话交流的隐私侵犯,还体现在它对个人情绪和状态的暴露。

在电话中,人们的声音和语调会透露出他们的情绪状态,而这在文字交流中则不容易被发现。对于那些希望保

护自己情绪状态的人来说,电话交流会让他们感到不自在。

  推销广告太多

今天,短信已经沦为垃圾信息和广告的“垃圾场”,人们在联系彼此时几乎不再使用短信,而是转向了即时通讯工具。然而,电话也正走在同样的道路上。过去,接到10个电话中可能只有一个是广告推销,而现在,10个电话中可能有9个是推销广告。广告推销电话的烦人之处在于,它们总是在你最不方便的时候打来——例如,当你专注于工作、撰写文档时,突然的推销电话会直接打断你的思路,让你难以重新集中注意力,回到工作状态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另一个常见的情况是,当你在等待一个重要的电话时——比如面试通知或是生意伙伴的确认电话,推销电话却不期而至。当你满怀期待地接起电话,却发现只是无关紧要的推销内容,这种“被欺骗”的感觉会让你感到极度失望,甚至情绪失控。此外,推销电话往往带有某种隐蔽性,尤其是运营商的电话。他们通常会以“优惠”或“免费升级”的名义让你升级套餐,表面上看似不增加费用,但在体验期过后,你可能会发现话费莫名其妙地增加了,这种情况令人防不胜防。正因如此,现在很多人接到电话时,如果发现是推销电话,往往会毫不犹豫地直接挂断。电话作为一种沟通工具,正在逐渐失去它原本的作用,变成了一种让人避之不及的骚扰工具。自电话发明以来,接打电话就成为人们联系的必要手段。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用即时通信工具联系,而讨厌打电话。这一点从运营商的套餐变化就可以看出,如今的资费套餐更强调流量,而非通话时长。打电话,现在对于年轻人来讲,算是一个次级选择,如果其他方式可以沟通,他们就绝不愿意打电话。按照现在的趋势,等到Z世代老了的时候,也许打电话这个行为就不会存在了。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