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速递|双杰电气接受线上投资者调研,2024年海外营收1.09亿元等要点披露

4月24日,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举办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线上投资者参与调研,公司董事长赵志宏、董事会秘书史玉等人员出席,就公司业绩、业务发展、技术创新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交流。以下为本次调研的详细情况: 1. 投资者活动关系类别:业绩说明会 2. 时间:2025年04月24日(星期四)15:00 - 16:30 3. 地点:同花顺路演平台 4. 参与单位名称:线上参与双杰电气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5.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董事长赵志宏先生、董事会秘书史玉女士、财务总监赵敏女士、独立董事王良贵先生、保荐代表人齐玉武先生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1. 2025年业绩展望:公司将抓住“双碳”机遇,对外以客户为核心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对内推进精益化管理,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以实现利润及现金流目标规划。具体业绩需关注公司公告。
  2. 数字化转型成果:自2019年起,公司在新能源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及生产制造四大领域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天气数据预测发电量,通过物联技术和传感器监控设备数据,提前评估设备健康状况并预警。同时,重构运营管理体系,在生产制造端融合精益化理念与数字化流程,提升产值的同时降低综合售后费率,通过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生产采购成本。
  3. 绿电政策影响:6月绿电政策将加速绿电市场化进程,扩大交易规模。南杰新能构建了多维盈利体系,通过电力交易中心竞价获取电费差收益,拓展节能改造等增值服务,并优化购电曲线实现超额收益。
  4. 2024年海外市场情况:产品销往全球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新开拓丹麦、蒙古等市场。公司丰富出海产品种类,提供定制化服务,海外市场业务收入达10,854.63万元,同比增长44%。未来将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契合海外市场需求。
  5. 2024年充电桩业务成果:2024年在北京多个地标推进充电业务,实现北京市18个高速服务区充电系统全覆盖,建立京内外高速充电网络。并与现代汽车、长安汽车等知名车企,部分地方政府投资平台、公交集团等国有企业,以及BP、壳牌等外资能源企业达成合作。
  6. 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2025年一季度,公司电网业务规模及利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新能源业务因合同签订时点与会计准则核算要求,尚未达到确认收入标准。
  7. 2024年扣非净利润差异原因:2024年公司新能源建设开发收入与新能源智能装备销售规模扩大,实现营业收入34.73亿元,同比增长10.6%;归母扣非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35.9%;归母净利润0.81亿元,略有下滑。主要因公司按公允价值对持有的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价值进行调整,扣非前后净利润差异由金力股权公允价值变动引起。
  8. 风电、光伏项目区域及成果:公司风电、光伏项目集中在新疆、内蒙古、湖北等风光资源富集地区,与当地产业及能源集团深度合作。2024年,新疆木垒30万千瓦风电项目作为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风电项目,标志着公司在风电领域取得突破。未来将依托该项目技术储备与运营能力,继续推进风电及光伏项目建设。
  9. 库存及应收账款激增原因及影响:存货增长因风力发电项目在“库存商品”核算。应收账款增加一方面因营业收入规模增长,另一方面部分新能源项目合同执行周期长,未到回款节点。应收账款债务方主要为资信良好的电力公司及大企业,回收有保障。
  10. 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规划:公司将围绕核心与新兴技术领域加大研发,突破前瞻及核心技术,开发推广新产品。一方面加快一二次深度融合产品标准化,设计生产满足配电网要求的智能型产品;另一方面顺应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把握清洁能源领域机遇,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拓展产品应用场景,完善新能源装备产品矩阵。
  11. 高压快充优势及应用:公司推出的全电压平台超充产品功率输出高,可实现5分钟快速补能,适配主流车型且兼容现有充电桩。大功率液冷超充设备防护等级高,可户外安装,具备全温域智能温控,极寒环境下充电效率高,分体式超充方案成本低于行业平均,适合快速部署。目前建设的重卡充电站已使用1.5MW超充产品。
  12. 智能电气设备及市场地位:公司产品以40.5kV及以下输配电设备及控制系统为主,涵盖多种产品。其中固体绝缘环网开关柜为国内首创,保持行业领先;低碳环保型及环保气体环网开关柜率先推广,市场占有率居前列。2024年环网柜、箱式变电站等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未来将加强新产品开发推广,提升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