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芯生物2024年报解读:净利润骤降228.96%,现金流大幅改善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原创新药领域的重要企业,其2024年年报披露了公司在过去一年的财务表现和运营状况。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但净利润却出现大幅下滑,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显著改善。这些变化背后反映了公司怎样的发展态势,又对投资者释放了哪些信号?本文将深入解读。

营收稳健增长,产品驱动业绩上扬

营收增长显著,产品销量是主因

2024年,微芯生物实现营业收入657,949,379.86元,较上年的523,710,192.86元增长了25.6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核心产品西达本胺以及西格列他钠的销量大幅增长。从数据来看,两款产品的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推动了公司整体营收的提升。分季度来看,四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0,604,180.46元、171,556,328.59元、178,954,534.61元、176,834,336.20元,呈现出相对稳定且逐季增长的态势,反映出公司产品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

季度 营业收入(元)
第一季度 130,604,180.46
第二季度 171,556,328.59
第三季度 178,954,534.61
第四季度 176,834,336.20

业务结构稳定,医药制造占主导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644,501,561.91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表明公司业务结构较为稳定,核心业务突出。其中,医药制造业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营收贡献占据主导地位,这也体现了公司在医药领域的专注度和竞争力。

盈利状况恶化,净利润由盈转亏

净利润大幅下滑,多种因素叠加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4,570,600.33元,而上年同期为88,838,537.36元,同比减少228.96%,这一巨大转变值得关注。净利润的下滑并非单一因素所致,研发投入、市场竞争以及产品商业化进程中的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从数据上看,虽然营收增长,但成本和费用的增长幅度可能对利润造成了挤压。

扣非净利润减亏,经营核心仍承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05,277,760.82元,上年同期为 -217,498,860.22元,同比减亏5.62%。尽管有所减亏,但仍处于亏损状态,说明公司核心经营业务面临压力。这反映出公司在创新药研发和商业化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以实现核心业务的盈利。

每股收益转负,股东回报受影响

基本每股收益为 -0.2808元/股,上年同期为0.2176元/股,同比减少229.0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0.5032元/股,上年同期为 -0.5328元/股,同比变化5.56%。每股收益的转负直接影响了股东的回报,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公司需要在未来提升盈利能力,改善股东回报。

费用控制有成效,研发投入结构优化

费用整体有变化,部分项目调整明显

2024年公司费用情况呈现出不同变化。销售费用为330,796,358.52元,较上年的284,361,232.88元增长16.33%,主要系随公司产品销售额增长而致市场推广费增加,这表明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持续发力。管理费用为81,060,337.57元,较上年的83,544,095.86元减少2.97%,主要系本期中介机构费减少所致,显示出公司在管理费用控制上取得一定成效。财务费用为14,287,344.27元,较上年的16,038,396.57元减少10.92%,主要系微芯新域回购利息支出不再并表。

费用项目 2024年(元) 2023年(元) 变动比例(%) 变动原因
销售费用 330,796,358.52 284,361,232.88 16.33 产品销售额增长致市场推广费增加
管理费用 81,060,337.57 83,544,095.86 -2.97 本期中介机构费减少
财务费用 14,287,344.27 16,038,396.57 -10.92 微芯新域回购利息支出不再并表

研发投入仍高位,结构调整显策略

研发费用为213,517,781.37元,较上年的270,445,270.06元减少21.05%。主要原因是微芯新域上年同期研发费用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023年6月末失去微芯新域控制权后不再纳入。虽然研发费用绝对值下降,但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高达51.49%,显示公司对创新研发的重视程度未减。从研发投入结构来看,公司在坚持聚焦于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前提下,基于科学机制、临床证据及市场变化,进一步围绕肿瘤、代谢重点治疗领域动态调整管线布局,寻求研发项目最合适的商业化路径。

现金流状况改善,经营活动表现突出

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销售回款助力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128,277.31元,上年同期为 -157,273,634.35元,同比上升148.40%。这主要得益于报告期销售回款同比增加,表明公司在销售收款环节的效率提升,经营活动的现金创造能力增强。这对于公司的日常运营和资金周转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反映出公司产品市场认可度的提高以及销售策略的有效性。

投资与筹资现金流有波动,资金运用待优化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96,034,163.68元,上年同期为 -375,005,785.44元,同比变化21.06%,主要系报告期理财产品到期赎回金额同比增加所致。这显示公司在投资活动上的资金安排有所调整,赎回理财产品可能是为了满足其他业务需求或优化资金配置。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5,362,822.81元,上年同期为382,617,403.97元,同比减少54.17%,主要系上年同期微芯新域收到投资款。这表明公司在筹资方面的节奏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优化筹资策略,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和公司的稳健发展。

风险与挑战并存,未来发展需关注

市场竞争风险

创新药行业竞争激烈,微芯生物面临境内外大型医药企业及小型生物科技公司的竞争。随着行业技术升级,若竞争对手开发出更具优势的产品,可能抢占微芯生物核心产品的市场地位及份额,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公司需持续加强研发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竞争。

原材料价格与供应风险

公司产品生产和临床试验依赖大量物料供应,若物料价格大幅上涨或供应商出现问题,将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增加经营成本,对持续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应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商结构,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供应中断的风险。

医保政策风险

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和谈判政策对公司产品放量意义重大。若公司产品未能及时纳入医保目录或医保价格调整不利,可能影响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进而影响公司业绩。公司需密切关注医保政策变化,积极应对医保谈判,确保产品的医保准入和合理价格。

管理层薪酬可观,激励与责任并重

董事长XIANPING LU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996,193.26元,总经理(与董事长为同一人)薪酬亦为该金额。联席总经理黎建勋为1,205,891.99元,副总经理海鸥为933,725.11元,财务总监(由黎建勋兼任)为1,205,891.99元。较高的薪酬体现了公司对管理层的激励,但也意味着管理层肩负着提升公司业绩、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责任。从公司目前的业绩表现来看,管理层需要进一步优化经营策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以回报股东的期望。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